听我讲完“数字孪生”后,女朋友彻底懵了……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企业频道】“哦,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
洗漱罢,泡一盏清茶,伏几而坐,嘴里嘟囔着的“推送内容”恰巧被经过的女朋友听了去,随即一阵“好奇”、“追问”扑面而来,大抵是“孪生的”,“双胞胎”,“谁家的”之类的云云。
听完会心一笑,端起茶杯,低下头吹了吹浮在面上的茶叶,声音很响地啜了一口茶,仿佛这一刻有了自信和底气,心想“这次她不懂了吧,该我表现了”。
于是,将头抬高至于水平面呈45°的位置,深吸一口气,说到:“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
一声“切”直击心坎,充满了“不屑”与“鄙夷”,补充到:“别闹了,你刚才讲的孪生,什么孪生?”
这时,我也认真了起来:“哈哈,不开玩笑了,其实就是数字孪生喽,这几年特别火的技术。”
“那还不快给我讲讲!!!”
“讲讲就讲讲,who怕who?”
从十分拗口的理论所表达的意思来看,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听完这些,女朋友眉头紧凑,抛来充满疑惑的眼神,说:“说人话!!!”
而我会心一笑,接着口若悬河:
好吧,那我先把这句话的名词挑出来:数据、仿真、虚拟空间,实体装备,然后再造句——在虚拟空间用数据对实体装备进行仿真。
比如,这座大楼,我们用模型、传感器等数据,对它进行数字重构,最终生成一个数字化虚拟大楼。
“类似于3D打印的建模过程,或者建造某场馆的电子版设计立体图?”女朋友狐疑不信的眼神,脱口而出。
“对,也不尽然。”伸手将案几边上的茶壶端了过来,随手又斟满一盏茶,嘴里嘟囔着。
然后,接着心平气和地说,从表意层面来来看,就是模拟一个孪生空间,用三维建模仿真技术,把整个物理场景复刻一遍,构造一个和物理现实相对应的虚拟空间。
但是,它还有更深层面的意思,也就是搭建一个内部系统。是对一整套系统逻辑架构的复现,比如综合态势监测-事故智能告警-应急指挥管理-科学决策分析。
“哦,也就是除了模型,还有个‘大脑中枢’。”女朋友眼睛一亮,仿佛又明白了一些。
对的,其实,数字模型犹如一个“外壳”,为了看,方便将每个设备以及地理点位一一对应。而系统架构犹如一个“大脑”,为了用,承载了人脑难以承载的庞大信息量及整个生产管理运营逻辑。
事实上,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外壳”和“大脑”都需要随之改变,适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机场等。
数字孪生其实早就有了!!!
虽然数字孪生热度很高,但却不是新近诞生的事物,孪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
当时,使用孪生技术,NASA制造出高保真度的模拟器及相关的计算机系统,再加上与航空器保持通常联系的通讯系统和获取到的通信数据流构成完整的阿波罗13号数字孪生系统。
女朋友轻轻地点了点头,双眼散发的余光,与我形成四目对视,暗示我,接着讲。
而我猛地一下喝了口水,接着“口若悬河”。
这些模拟器最基本的功能是任务前期训练宇航员,比如,当你听过爆炸发生后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人员通信录后,你一定会为整个过程中可控的平静而感到震撼——没有恐慌、没有愤怒,宇航员表现出理智。
而这种稳定的心态来源于飞行控制人员和阿波罗13号机组人员在飞船升空之前经历的一系列灾难模拟训练。
这是最早关于数字孪生的记录。
从历史沿革来看,大概2003年前后,关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设想首次出现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课程上。2010年,“Digital Twin”一词在NASA的技术报告中被正式提出;201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美国空军联合发表了关于数字孪生的论文,重点应用于未来飞行器发展。
如今,数字孪生技术研究成为热点,数字孪生在虚拟样机、数字孪生车间、数字孪生工业、数字孪生卫星、智慧能源、智慧工厂、交通、医疗健康等诸多领域得到成功运用。
另外,数字孪生技术也将更广泛地运用于人体活动监控与管理、家居生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使得整个社会走向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数字孪生”世界。
“原来是这样的数字孪生。”女朋友从嘴里挤出一句。
“不打搅你了,打工人。”
说完,她扬长而去。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